東亞地區大氣汞平均濃度較歐美同海拔測站海拔所測高出一倍。
阿里山頂鹿林大氣監測站測得,東亞地區大氣汞平均濃度較歐美同海拔測站海拔所測高出一倍。專家表示,主因是東亞地區燒煤或垃圾量逐年增加,在高空盛行西風 吹送下,將印度、中南半島、中國南方有害污染氣體,吹送到台灣。
來自中國大陸的沙塵暴、燃燒垃圾,或東南亞國家燃燒樹林和稻草造成霾害和大氣污染物經過高 空盛行西風的吹拂,包括酸雨、沙塵、生質燃燒、大氣汞等向台灣及太平洋方向長程輸送,影響空氣品質和損害人體健康,更影響區域環境氣候變異。中央大學大氣 所教授林能暉表示,台灣位處亞洲大陸污染物進入太平洋的關口,大氣污染物傳送路徑下風處。
因此,行政院國科會自2003年起,陸續推動「亞洲大氣污染物之 長程輸送與衝擊研究」與「亞洲環境背景站」兩項跨校際的整合型計畫。這兩項計畫由中央大學結合台大、文化、中研院等大氣、化學、環境、太空遙測等十餘位跨 領域教授,就環境監測、資料解析、理論建立、模式模擬等面向,進行長期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以評估區域環境與氣候變遷對台灣的潛在影響,建立國際合作平 台。集結國科會、環保署和中央大學力量,終于在2006年4月13日正式啟用「鹿林山大氣背景站」,分別進行基礎性與應用性研究。站址位於中央大學鹿林山 天文台旁,海拔2862公尺。這個站的設計與運作是以聯合國全球大氣觀測網(Global Atmosphere Watch, GAW) 規範為藍本,設置精密儀器,進行酸雨、大氣氣膠、溫室氣體、有害物質、大氣輻射與氣象因子等長期性監測,評估亞州大陸污染物對台灣的輸送沈降與環境衝擊。 國環保署、海洋大氣總署聯合監測。另外,也和美國太空總署進行大氣輻射觀測,進而了解台灣上空污染物質,是否會幹擾太陽輻射,甚至影響氣候變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