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方程式》使用MP3 把握 666 原則
如 果不是媒體的報導,實在令人難以相信鳳飛飛的耳朵不好。在四、五年級中年人的回憶裡,當年的鳳飛飛是民歌崛起以前叱吒台灣歌壇的「歌神」。據說鳳飛飛是因 為小時和哥哥玩水中憋氣的遊戲引起發炎,後續的處理不當才導致聽力嚴重受損。在抗生素不發達的年代這種案例確實相當常見。
由於醫藥的進步,不管外耳炎或中耳炎現在都可以在早期得到很好的治療,這種因感染導致耳膜破洞和聽力損傷的案例已很少見,反倒是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傷日漸增多。
台 中市有一名十六歲少女,媽媽在她唸國一的時候送她一台MP3隨身聽。這位少女除了上課時勉強把耳機拿下來,其他時間都戴著,連睡覺也不例外,三年下來聽力 已衰退到六十歲的程度。筆者也看過一位國中生因為戴者耳機睡覺又忘了將音量關小,第二天醒來後耳朵全聾聽不到任何聲音!
美國最近公布一份 調查報告指出,超過半數常聽iPod和MP3的高中生有聽力受損的症狀,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將針對隨身聽的耳機是否會增加聽力受損的機會進行更多研 究。英國的研究人員則發現,青少年長時間以耳機聆聽音量過大的音樂,可能比他們的上一代提早三十年失聰。
其實噪音的來源太多,除了年輕人成天掛著的MP3和iPod以外,打電玩、留連在舞廳、DiscoPub、KTV,以及在吵雜的環境打工等都是禍因。噪音已經成了比空氣污染和治安惡化更為嚴重的問題。
從聽力的生理學來看,正常人約有一萬多個內耳毛細胞,靠著毛細胞的振動才能產生電波使腦部聽到聲音。毛細胞若長期曝露在噪音的環境中,沒有喘息的機會,就會造成傷害,就像鋼琴有鍵盤卻按不下去或按下去卻沒有聲音一樣,腦部會聽不到聲音。
要怎麼知道自己或他人有聽力受損的問題呢?若您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時音量轉得比一般人大聲、正常交談的時候會請對方再說一次、耳鳴頭暈或聽不見鳥叫聲、電鈴聲等高頻的聲音,這時您就要小心了。
無論如何,聽隨身聽一定要把握六六六的原則,
那就是:
- 音量不要超過六十分貝,
- 連續使用不要超過六十分鐘,
- 不要超過MP3或iPod等可攜式產品最大音量的六成。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戴上隨身聽以後會覺得很難聽清楚別人和您說話的聲音,就表示音量太大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