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並不可怕,但若患者拒絕聽從醫囑、規則服藥,最可能波及的就是同住家人。
多重抗藥 三代四人得病
今年稍早發現感染肺結核的李妻,出國前曾住院治療一個月,經診斷仍具傳染力,住院期間採檢後,醫生也懷疑她是多重抗藥性。但因相關醫院認為檢體品質有疑慮,決定重做檢驗;在重驗有結果之前,李妻已赴大陸。目前她的採檢結果尚未出爐。
周志浩強調,為確認李妻的感染源,該局已取得她的菌株DNA,比對工作仍在進行中。
相較之下,李某殃及三子前妻的「證據」就非常明確!根據疾管局資料,李某的三子的前妻今年四月證實感染肺結核,目前仍在住院隔離治療中,她的菌株DNA圖譜與李某完全一樣,判定也是多重抗藥性患者,感染源就是公公。
另一個「受害者」是李某的父親,他今年七月發現感染肺結核,因李父配合規則服藥,日前痰塗檢驗已連續兩次呈陰性,傳染力已大幅降低,但是否可能也是多重抗藥性,仍有待採檢確認。
拒聽醫囑 成高危險家庭
一家六口四人感染,其中三人住院,周志浩坦承,因為感染來源都是李某,以目前情況看來,四人都是棘手難治的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可能性極高。
目前台灣列管的結核病患者共一萬五千人,約五千人為開放性,其中三五○名為多重抗藥性,八名為超級抗藥性患者。周志浩懷疑,李某一家很可能不是國內第一個多重抗藥結核家庭。
周志浩強調,李某的遭遇再次證明,結核病並不可怕,但若患者拒絕聽從醫囑、規則服藥,最可能波及的就是同住家人。
淺談結核病之診斷與治療 內容:- 一、 何謂結核病?
- 快速發現病人,及早給予適當的治療是防治結核病最重要之道。
結核病是一種經由口沫傳染之慢性傳染病。多半由結核桿菌所引起,少數由異型桿菌所造成。病灶的種類千變萬化,分佈廣泛,全身皆可能被侵犯到,其中以肺部 感染最常見。臨床上,病人多半無任何自覺症狀,不具傳染性,通常會自然痊癒,沒有任何嚴重的後遺症,只有約百分之十的病人會演變成活動性結核,這類病人常 會併發肺外結核,其中以結核性腦膜炎最為嚴重。一般而言,以年幼之孩童及自身免疫系統功能不良的人較容易罹患結核病,如感染愛滋病毒、糖尿病、或接受會抑 制免疫系統的治療之病人。一般正常人之免疫力即足以應付多數結核菌的侵患。
多年以來由於生活環境的改善,加上多種抗結核藥物相繼問世,以及短程化學治療之迅速發展,咸認消滅結核病指日可待。但是近年來,受到多重抗藥性結核菌感染 的病人顯著的增加,使杜絕結核病的目標更加困難。抗藥性結核菌形成的原因絕大部份歸因於病人無法長期規律服服藥所致。
二、 如何診斷結核病?
任何高危險群的人臨床上若出現原因不明之咳嗽、發燒、倦怠、體重減輕、胃口變差、夜間盜汗、咳嗽帶血痰、或胸 痛等症狀,皆應提高警覺,及早請教有經驗的醫師,通常可由痰液抹片檢查及細菌培養發現結核桿菌,以確定診斷。若無法由痰液得到診斷,也可利用胸部X光檢 查,間接獲得診斷。在國外常用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診斷結核病,但臺灣地區民眾因施行全面卡介苗接種,此法並未被廣泛使用。
三、 如何治療結核病?
經診斷確定為活動性肺結核的病人應立即就醫,接受多種抗結核化學藥物合併治療。醫師根據臨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為病人選擇最適當的藥物組合。
四、 如何預防結核病的傳染?
高危險群病人必須仔細檢查是否受到結核菌感染,衛生單位也須要主動追蹤這類病人。
(本文謹表示作者於該日期之主見,非永恆不變者,有病時仍請儘速就醫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